【广州地铁设计院】设计故事 | 设计研发大楼项目组:精益求精,把时间花在作品上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研发大楼效果图

近日,设计研发大楼设计方案顺利通过景观会设计方案专家审查。设计研发大楼作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SZ.003013)总部办公、科技研发总部基地,从建筑高度、形体组合、城市融合等方面获得了评审会的一致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曾这样评价设计研发大楼项目方案:形体组合比例协调,特点明显,原创性高。非常希望中国多出现这种用心的原创设计,反复打磨的作品。


作为轨道交通设计行业龙头,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在深耕轨道交通设计的土壤里,凭借近年在枢纽综合体、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等丰富经验,迸发出对城市建筑规划的品质设计力量。这源于设计研发大楼项目组对标国际一流设计的思路,精益求精,把时间花在作品上的精神内核。


01

反复推敲 精于尺度与尺寸的打磨


为了形体比例更加挺拔,项目组决定从体块组合关系入手,将中标方案的四个体块优化成三个,保证每个立面均由三个体块构成,错落有致,形成富有层次的室外平台空间,建筑语言也更加纯粹统一。


对此,项目组还制作了PVC原木色1:500比例模型30余个,以借更直观的表达来辅助设计优化工作。在建筑形体基本稳定,制作1:150立面模型时,更专门到东莞寻找铝板厂家,对近百种汽车镀膜玻璃进行比选后完成模型制作。


部分工作模型示意图


在形体比选阶段,还同步推进表皮研究工作。中标方案立面优点在于“具有速度感、向上的方向性等符合企业文化的肌理”,后续的深化方向是“表达典雅学术的质感、符合企业文化的科技感、并尝试在统一色系中,显示丰富的层次”。项目组初步生成了竖向立面方案。


阶段性形体比选成果


但有专家认为,竖向速度感方案不够耐看,反而折板式方案,让人觉得建筑语言更加内敛,有想继续深挖的思考。


从今年2月份起,项目组决定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研究新的表皮设计,结合参数化设计手法应对气候因素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并对模数尺寸,单元种类,渐变曲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折面的建筑外墙系统在阻挡阳光直射的同时提供广阔视野,形成独特的表皮肌理。


表皮生成逻辑


通过对尺度和尺寸的反复打磨,设计研发大楼形体与立面设计速度感与科技感的呈现,最终收获了现代、科技、动感等一致认可。“研发大楼的形体组合比例协调,特点明显,原创性很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表示,希望中国多涌现像设计研发大楼这样用心设计、原创性高、反复打磨的作品。


02

思想碰撞 打造精品工程


在明确建筑形体关系和表皮设计后,项目组着重在设计中考虑内部特色空间与形体的共生关系,对幕墙、主入口、建筑屋顶、室外平台、顶部空间、室内大堂、室内中庭、报告厅、食堂、标准办公层、领导层等重点空间设计进行各类专项研究。


总建筑师何坚亲自带队前往成都、南京、北京、横琴、深圳等城市参观借鉴学习,并实地考察国内优秀建筑,开阔思路。同时邀请全国设计大师郭明卓、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冼剑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周文等多位知名建筑设计大师进行交流。


正是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为后续的创新设计注入新动能,新突破。为提升大堂空间效果,减少部分大堂柱子,结构设计受到巨大挑战。而结构设计人员仅用一个月完成超限审查编制工作,保障了设计研发大楼设计工作的推进。


大堂方案初步效果


中庭设计从“四层一组”的封闭单元模式、大平台和大台阶连接的空间贯通理念,到小平台灵活有序组织的通透采光效果,不断优化,多方对比,技术融合。标准层综合办公需求、结合绿建技术,分析中庭、侧庭布局逻辑,保证室内舒适度。

中庭设计效果图


建筑顶部特色空间设计,以三银LOW-E玻璃为材料媒介,以简洁的构成营造空间,以光影营造虚实。但在建筑顶部玻璃特色空间研究中遇到了方案创意效果与工程技术落地的矛盾。


建筑顶部空间设计效果图

建筑顶部空间设计效果图

在保证室内外空间效果的前提下,项目组深度分析规范,结合室内装修创意设计,优化消防卷帘设置,利用天花遮蔽,完美解决顶部消防与各类设备问题。在玻璃分隔与屋顶幕墙衔接方面,结合柱网、上部折线幕墙的空间位置、中庭上部视觉效果,确定屋顶玻璃幕墙分隔单元尺寸。


研讨学习与创新,这就是交流的价值。项目组创新的热情被持续点燃,而设计研发大楼技术创新也展现出设计院精品工程的标杆作用,为后续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理念、新策略。


03

细节把控 品质设计背后的匠人之道


项目整体方案稳定后,规划报建工作正式开启。本项目方案设计建筑总高度为88米,但由于项目处于白云山及白云新城重点景观控制区,控规限高80米。为保证建筑形体挺拔效果、建筑科技创新的形象、建筑第五立面以及周边城市景观风貌效果,项目组决定将方案提请建筑景观设计方案评审会,争取经过规划专家及地区规划师团队审查通过。


不过,以往基本没有项目涉及此项审查内容,项目组缺乏相关上会经验,因此在前期开展了大量深入的流程研究及专家咨询工作,并根据景观会要求持续不断打磨优化设计方案,为正式报建及上会搭建好技术和路径的保障。


西侧群体高度分析


9月16日,项目组再次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莅临指导上会成果。他认为,目前研发大楼方案较好反映了场地条件,与周边城市环境融合、与山景呼应,充分体现在地性。他对项目上景观会审查有信心。


9月23日,离上会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设计院内部审查景观专家审查会上会文本,院领导莅临指导,对汇报逻辑、展示效果、实景融入效果图、文本细节等方面表达了建设性意见,甚至狠抓字体大小、语言表达、图片排版等细节,保证最好的呈现效果。项目组在3天内修改了3版成果。上会前最后24小时,项目组仍不间歇对汇报文本进行查漏补缺。一直完善汇报内容。


可见,景观专家审查会顺利通过的成功背后,是项目组对品质设计的追求,是对方案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结果。


“看一个城市更应该看建筑的一砖一瓦、一点一滴,局部的细节更能打动人,更能体现设计的用心。”正如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吕传廷所说,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回归匠人心态。而这正是设计研发大楼项目组精益求精,把时间花在作品上的真实写照。


文/图 | 建设规划分院 设计研发大楼项目组


End

往期推荐


一图看懂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2021-2025年战略规划


时速最高160公里/小时!“大湾区最快地铁”车站首度亮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斩获2021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8项


这是一个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ExOTI5NQ==&mid=2649670850&idx=2&sn=1f6cb9675ec27cc86f965b5af0390046&chksm=87394252b04ecb44fa8352aa7318fcbbf6458a0efa262e2e9397e61c002ad929a8ae4941accb#rd 下的原始话题分离的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