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Metro Dove
Metro Delta客流年报系列继续更新,本期开始继续进行区外观察-大体会根据体量顺序完成,但可能穿插一些中小城市。
01
全年数据简表
全年分项数据简表如下:
以上数据来自微博@成都地铁运营。
全年日均为489.25w,较2019年上涨27.73%,较2020年上升47.78%。其中工作日日均538.38w,较2019年上涨31.86%,较2020年上升46.81%。休息日日均382.44w,较2019年上涨16.58%,较2020年上升49.88%。
全年趋势:
1-2月为春运,由于前年底出现过疫情,因此1月恢复加中转和撤离大体对冲,客流维持稳定,工作日略低于500w。春节期间为典型的“V”型反转,元宵节就首次创下补涨的历史新高。
3-4月为春季客流高峰,随着新线自然增长,日均值水涨船高,工作日稳在555w附近,连续六个周五创历史新高,普通周六也成功破500w一次。4.30号以717.37w首破700w并创迄今为止的历史新高,目前单月均值最高也是4月的555.52w。
5-6月进入初夏,客流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主要是休息日有所回落。6月广深疫情期间体验了最佳分项排名(3)和单月总量排名(4)。
7月初为暑期旺季,普通工作日冲上600w,周五冲上650w,说明了成都暑期的强大实力。题外话:2020年的疫情以来新高也从7月底保持到9月。
7月下旬-8月受本土疫情影响,暑期旺季提前结束,客流直接大幅跳水,工作日退守400w,休息日一度退守200w,不过影响总体有限,恢复较快。
9-10月客流逐渐反弹至初春水准,新线的自然增长抹平了这最后一点的缺口,但日均值也不算太高。
11-12月受本土新一轮疫情影响,普通工作日再次大幅跳水并险些击穿武汉,休息日节节败退至一百余万。但同样所幸影响范围很小,客流再次走上快速反弹之路,不过跨年夜依然无缘新高。
02
客流强度
里程平均客流强度方面,经过一定的客流培养之后,工作日破1.0乃至达到1.1依然比较轻松,但均值破1.0有点难度-主要是疫情和休息日压制。
站均客流强度方面,在较正常状态下工作日一般在第二梯队领头,大致在1.7上下。虽然这些指标成都和一线城市仍有差距,但无论是线网里程,客流量还是客流强度,在二线里面都是领头的存在。
03
换乘系数
成都地铁每月换乘系数数据如下:
全年换乘系数均值为1.7540,在目前的线网框架下比较正常。而月度规律方面,春运和疫情使换乘系数均有所下降-远距离出行客流减少所致。但暑运期间情况则相反-7月疫情稳定时偏低,8月出现疫情时反而略有上涨,可能是暑期出游客流更倾向于选用直达的交通工具。
04
轨交占比
2021年成都的轨交占比达59.53%,较上一年大涨9.36%,基本追上广州和深圳,同处60%段位的第二梯队,尤其是开春以来客流培养成果显现,轨交占比在没疫情的时候稳步上涨。由此也可见,轨交线网的成熟可以使轨交占比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05
分线客流
成都地铁4-12月各梯队客流趋势图如下:
第一梯队是4条峰值破百万或近百万的线路-1/2/3/7。其中1号线为二线城市客流的扛把子,其客流断面和总量都相当出色,而且节假日跌幅也是最大的-和京沪十分类似。2/3/7三条线路普通工作日客流都十分接近,2被6分流,7被9分流后使得它们和1的差距有所增大。客流形态方面2/3/7也比较类似,不过2/3的休息日正常来说稍强势些,春季周六和五一假期基本上维持在普通工作日水平,而7号线串联多个交通枢纽,一般在假期呈现“V”型,头尾达到甚至小超普通工作日水平,但更多情况下和工作日还是有差距。
第二梯队工作日客流在40-70w之间,为4/5/6三条线路。4号线虽是老线,但今年仍能创出单线新高,目前客流体量继续向着第一梯队追赶。5号线作为1号线的近距离分流线,其形态和1号线类似,工作日体量在55w左右。新开6号线得益于长度和线位优势,其客流量级很快达到了合格线附近的48w上下,且其节假日跌幅相对小。
接下来是8/9两条线路,均为20年底的新线,两线均能在自然增长帮助下顽强抵消疫情造成的debuff,8稳定地比9高5w左右,形态也颇为类似,都是通勤比例较大的线路。9目前虽有半环线功能,对7产生了一定的分流,但由于其客流枢纽少,因此节假日没有支撑。
接下来则是10和18两条经过新老机场的线路,它们的风格完全不同。10号线主要客流点就是双流机场,因此呈现机场线的典型形态-周五日双峰,每逢节假日出行返程也有高峰,不过受疫情压制逐步变为周五单峰形态。18号线有1号线分流线和天府机场线双重作用,但前者占更主要的地位,因此客流形态和1号线更类似,不过节前爆发力会相对较强,周日和周六差距也较小。随着天府机场进一步专场,单线客流有望再上一个台阶,同时节假日跌幅可能会成为为数不多的不增反减的线路。
第五梯队是17号线和有轨电车。17号线客流和6号线形态类似,周末跌幅不大,且同样地在自然增长的加持下节节走高,完全消化了疫情的影响。有轨电车和学生客流关系密切,因此春秋季周末客流都在工作日上方,但长假客流和暑期客流萎靡-因为学生都出去玩了。
06
客流形态
成都的客流形态已经接近A型-休息日跌幅越来越大,五一等强势休息日也超不过普通工作日水平,目前可以认为是B往A过渡的阶段。不过和典型A型仍然不太一样的是,成都的周五爆发力仍然很强,甚至超过C往B过渡的广州,应是强大的中转客流起了支撑。
关于客流形态分类,详见这篇科普:
07
2022展望
对照2021预测,顶着疫情仍然大幅超越个人预期,明显低估了成都的自然增长潜力,只可惜疫情使得全年日均值和500w失之交臂,有点遗憾。新的一年由于本土病例没有消停的迹象,虽然刚摘星但也不能排除之后再次遭到本土病例袭击的可能,因此预计全年日均值仍然在500w上下。而与其期待破单日历史新高,破单线历史新高,无疫情时候工作日能站上600w上方这些来得更实在些,成都有这个能力。月日均值新高的话有一定难度,还需看疫情发展了。
感谢各位关注Metro Delta!
Metro Delta将和大家一起见证2022年长三角地区
轨道交通发展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个从 https://mp.weixin.qq.com/s/vrcVSZ1-39ybGKTbR_mOGQ 下的原始话题分离的讨论话题